四个方式让企业培训产生价值

POST TIME:2016-05-17 19:27 READ:

 在企业培训中经常会遇见这样的一种状况:培训过程中大家都听的热血沸腾,培训结束对课程的评估反馈也很好,甚至培训结束当时进行测试效果可能也是不错的,可是到实际工作中呢,依然是原样,原地踏步,没有任何改变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培训时激动,回到岗位懒动,一周后一动不动”的情况。这样的培训进行的多了,员工对于培训也会越来越排斥,企业领导对于培训也会逐渐开始不支持,认为花钱没效果,HR的培训工作变的越来越难做。
这其实就是培训效果转化率低,培训没有落地,没有产生实际价值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培训没有实际效果,不能产生价值呢?从培训流程的各环节来看,主要是以下几点:
1、培训前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
2、培训课程内容设计不够合理
3、领导及参训学员重视程度不够
4、培训后的跟踪考核安排不恰当
对于以上的这些问题,如何改善才能使培训真正落地,使培训产生价值,使培训效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呢?根据管理咨询公司多年的企业内训经验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。
1、深入调研,认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。
很多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,只是走过场,走形式,为了调研而调研。只有深入调研,才能发现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,才能更清晰的了解培训重点所在。调研可以采用访谈、问卷调查、现场观察、座谈等多种形式。例如,之前培训的一个客户需参加访谈的各业务经理都在外地出差,不能集聚在一起,我们就采用电话的形式进行访谈,采用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。对于生产性企业的生产管理培训一般我们还要对生产现场进行查看,通过生产现场的观察,明确其目前的现状。
2、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。
目前培训已经进入了定制化、咨询式的状态,已经告别过去一个课程通吃多家企业的时代了。要根据行业特点、不同企业的特点及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。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课程设计,重在课程的适用性、实用性和实战性。
3、培训前进行充分的宣传动员。
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,员工的眼睛得时刻盯着市场,盯着销量,盯着业绩,对于培训,如果宣传不到位的话,参训人员难以到齐,即使到达,也容易出现人在心不在的状况。对于公司组织的每次培训,要从上至下提高重视,尤其是企业领导,要在内部充分强调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培训前可召开培训动员会。
4、培训后HR或者其他培训相关负责人要进行培训后的跟踪考核。
普通的培训考核可以进行培训后的笔试,除此之外,可以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培训后分享讨论,以及每周进行分享讨论或演练。对于培训中的要点一一列出,要求参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使用,将自己所使用的状况作为案例在每周的分享会上进行讨论,也可以每周组织参训人员使用培训中的技巧进行模拟演练。HR也可以设计将培训成果转化纳入到绩效考核中,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,以督促其学以致用。
通过以上方式,不断的将培训的内容,培训中的技巧进行强化使用,将会有效的提升培训效果的转化率,促进培训转化为价值,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,真正实现培训就是生产力,只有这样企业培训才能进入良性循环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中国制造的救命稻草
15.5K

呃,好文章总是百看不厌,耐人寻味,您也可以收藏分享哟 :)